中国人民大学MBA《见证30年》系列专访(一)| 宋华教授 谈中国管理教育的创新

  早已繁花似锦的人大校园,却因为新冠疫情未能迎来人大人的纷繁热闹。疫情让我们不能相聚,但网络两端却依旧连接着商院全体师生的彼此关心与惦念。

  在数字化的今天,作为“最懂中国管理的一流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项目在30周年之际,推出“人大商学院MBA 30周年特辑《见证30年》系列专访”,邀请人大商学院历届院长、主任分享自己对MBA教育的深刻理解,探索MBA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宋华教授作为本期人物专访系列的第一期嘉宾,就中国管理教育的前世今生侃侃而谈,分析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项目的优势,并对人大商学院30周年殷切寄语。

一、中国管理教育的前世今生

  回顾过去三十周年,中国管理教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引进,从我国开始推行MBA教育到21世纪初是引进教育的阶段。这个阶段中,更多的是学习西方的教育方法和思路。

  第二个阶段是改良,差不多是21世纪初期到几年前。中国的MBA教育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结合中国经验进行改良。最大的转变在于两点:第一点是管理内容,不仅仅引用西方的管理理论,而且结合中国实践和典型来探索管理教育的规律和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传统管理理论结合实践创新,融入到管理教育当中;第二点是教学形式,也就是进行案例创新、开发、探索,从而把案例教学和理论学习进行结合。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我们慢慢开始思考管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果说在第一阶段更强调管理技能的提升,在第二个阶段更强调管理的理念,对MBA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包括对价值观、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思维的培养。可以说,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是一个质的飞越。

  第三个阶段是创新,差不多是近五到八年,我们进一步对管理教育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管理教育的核心是怎么能够让MBA教育能够更好和中国时代发展的节拍更紧密结合,也就是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到进入新常态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如何从替人代工到蜕变成为创新性企业。另外,中国企业怎么能够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时代的要求,在这样的要求下,必然对MBA教育提出了新的期望。

  主要反映在几个方面:

  一是如何创新中国的创新型理论,更好地推动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并更好地反哺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例如如何推动数字化;

  二是教学形式上的创新,如何更好、多维度、多角度推动管理教育的发展,例如线上线下的结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甚至是第四课堂的结合。

  第一课堂是传统的教授授课;

  第二课堂是辅助性的活动;

  第三课堂是企业参访、实践等;

  第四课堂延伸到多维度、多媒体的融合,可以利用任何片断时间丰富学习的内容。

  三是思考如何通过管理理念和思维全方位的转变,更好地融入时代当中。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强调“行动学习”,比其他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加高度强调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平衡。学习MBA是要推动企业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怎样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要更加强调在更宏观、更整体的角度,实现跨文化的管理。这也是为什么人大商学院、耶鲁大学等世界30多所国际知名高校组成了GNAM联盟,这种国际化的合作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管理能力的综合要求。

二、中国管理教育的创新

  中国管理教育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资源的链接来看待管理教育的创新,更加强调生态化。管理教育是面向实践的,所以要顺应中国时代发展的节拍,客观上而言,结构上要做出一些改变。管理教育不能脱离时代发展的背景,例如初期的教育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例如今天的经济强调生态化,那么管理教育也强调生态化。什么叫生态化?一是教师和学员身份的改变,谁都可以从彼此身上学习,人人都可以成为教授者,人人都可以成为学习者,强调互动、沟通、交流;二是在实际的基础上进行“互学习”。例如我们过去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开发成案例,把企业的经验纳入到学习当中,而互学习里,能够更好地把教授、学员、企业家能够更好地互动起来,形成一个社区(community),越多元化,活力就会越强;三是虚拟网络的学习,形成多元化和跨文化的管理能力。以新冠肺炎爆发以后为例,很多课程都通过网络的形式学习,可能比之前学到的知识面更多、涉及到东西更广泛。

  第二个维度是组织方式。过去的流程是串联式的,同学们上课、写作业、完成论文,而现在是多模块的组织方式,更加灵活、多元化,用模块化、并行型的方式,把知识通过模块化学习形成丰富、整体化的能力。并行型的体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课堂的结合,打通不同知识点。人大商学院MBA对整合课的探索就是并行型学习的例子,让知识汇聚成一条河流,流淌在绿水青山之间,给我们带来更为广阔、全局的视野。

  第三个创新则是教学具体要素的创新。在这方面人大MBA一直走在前面,从案例教学到跨学科案例教学、线上线下教学形式的融合,再到沙盘模拟和更多线上模拟等多种学习形式,激发每个人的内在动力,再转化为综合性的管理能力。

三、MBA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MBA教育一定服从于培养综合性领袖人才的要求,一定是培养有正确价值观、有社会责任感、推动组织持续进步的综合管理人才,这是MBA项目应该承担的责任。围绕这一点,人大商学院MBA项目现在定位为包容性领导力,即Inclusive Leadership。

  那么如何朝这一方面发展?对此,我想引用明茨伯格先生的管理人才特质论来谈几点想法。

  第一点是反思,要培养一个面向未来的、具有真正社会责任感、能够推动组织持续进步的领导者,一定要培养他的反思能力;第二点是综合性分析能力;第三点是情景管理,全球性格局,要培养跨越组织边界、地域边界、文化边界的管理能力,一定是要不断坚持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管理道路,多元化的情景;第四点是合作,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人与组织的合作、组织与组织的合作,这也一定是未来管理教育要培养的;第五点是行动,所有我们提到的内容都能转化为行动,而非停留在纸面上。

  第二点,未来的管理教育应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例如我曾经看过一位教育学家写的《雪崩正在来临》(Avalanche is Coming)这本书,提到MBA已经出现了问题,因为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管理教育也必须要不断发展。现在,更多需要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在组织中真正实现改变。这也是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的,用创新创业的精神不断改变我们的教学。

四、人大商学院MBA项目特色和优势

  人大商学院的愿景——“成为最懂中国管理的一流商学院”其实已经谈到了我们的优势,但此外,我还想用三个词来概括人大商学院MBA项目的特色和优势。

  第一是探索,这是人大MBA多年以来的优势和特色。越来越多商学院都在强调用实践与理论结合,但人大MBA是最早开始探索的,并且还在不断探索,例如在MBA发展第一阶段时候,我们就基于人大本身优势推动新项目,例如推动实践和课堂相结合;在第二阶段我们更好地融汇了同学、校友,一起致力于推动组织和社会的进步,并且提出了SAIL计划。而今天,我们提出了“5I理念”和“包容性领导力”(inclusive leadership),这体现了人大MBA不断探索的特点,我们在不断思考组织、教育和实践的互动关系。

  第二是创新,或者说是创业精神。人大商学院对管理教学、内容、资源、组织方式和教学手段在不断进行实验,例如整合课、沙盘,和耶鲁大学的交流课程,把企业社会资源引进到学校中,和企业联合推动案例教学等。这个精神是深深扎根在人大MBA项目中的。

  第三是协同。无论是师资、同学、校友、学院之间还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人大商学院一直非常强调协同协作,共同推动学习、探索和创新创业,校友也在积极推动我们的课堂发展,甚至我们还有外部的企业家来共同进行推动。

五、人大商学院之MBA项目专家顾问委员会

  在人大商学院的各类项目中,专家顾问委员会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引导中国管理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还能够落地到每一节课,实实在在帮助同学们提升管理能力、进而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宋华教授总结了专家顾问委员会的三个重要作用:

  第一个是指引。现代管理教育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要求下,管理教育无论是从内容、形式、手段上也都需要不断改变。如何更能够贴近中国现实的经济并为之添砖加瓦、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这需要有洞察力的人通过集体讨论、让智慧碰撞形成,进而通过专家顾问委员会的机制,来指引我们创新的方向和未来。

  第二个是融合。随着教学方法和形式在改变,怎样能够把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第一课堂中,有些专家委员已经和学院的老师一起联合设计课程,例如民生银行副行长和人大会计系的老师已经在联合设计课程呈现给MBA同学;在第二课堂中,有大量的专家委员会成员贡献了很多体现专业知识和时代特色的选修课;在第三课堂中,我们也提供了很多企业参访和企业整合课,这也是由专家委员们贡献的;甚至在第四课堂中,专家委员会在疫情期间也参与了很多线上的讲座和课程。

  第三个是发展。如何帮助我们的MBA同学共同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每一位全日制MBA同学都有一对一的企业导师,学到更多实践经验。同时还有专业委员会论坛和相关的沙龙,让大家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这些活动推动着个人和组织的发展,进而推动行业和经济的发展。

  简而言之,专家委员会无论是教学还是组织上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在人大商学院MBA项目三十周年之际,宋华教授殷切寄语——

  传承人大商学院管理教育的优势和经验,以创业的精神来推动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进步。

分享到:
收藏 1赞

上一篇:中国人民大学MBA 30周年 | MBA-Online校友行业战疫分享(四)精彩回顾

下一篇:中国人民大学MBA《见证30年》系列专访(二)| 周禹教授谈人大MBA项目特色与课程

在职研究生

在线答疑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发毕业证书吗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毕业后一般是不能获得学历证书的,因为该校主要是以课程培训和中外合作办学这两种方式招生,是没有学历证书的。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招生专业有金融学、法学、社会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国古代史和新闻学等等,共五十几个。根据招生简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职课程培训班报考要求为: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满两年,已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者无年限要求; 3、大专学历者,参加课程班课程的学习,可获得结业证书。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有用吗?

报读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是非常有用的,一方面获得的证书是国家认可的,另一方面,院校授课师资量非常强大,专业领域广泛,含金量高。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认可度高吗?

在职研究生和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均可以拿到含金量很高的证书,均可为升职加薪、积分落户等给予帮助。 总结 综上,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认可度还是非常好的,值得报考。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在职研究生有几个招生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在职研究生有证券投资与基金管理、公司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财富管理、大数据与金融科技、金融理论与政策、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共七个专业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认可度怎么样?

在职研究生和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均可以拿到含金量很高的证书,均可为升职加薪、积分落户等给予帮助。 总结 综上,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认可度还是非常好的,值得报考。

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咨询热线

全国24小时电话:4000052125 立刻咨询
路灯在职课程培训班时刻为您服务!
  • 路灯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路灯在职研究生手机触屏版

    微信小程序

  • 路灯在职研究生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在职研究生
申请成功
关注公众号

招生咨询08:00-24:00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