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良知”经常做主,浙大复旦哲学教授纵论阳明学的智慧
来源:网络
时间:2024-01-22 15:52:21
明代哲学家王畿,号龙溪,是王阳明最著名的弟子之一,也是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彭国翔所著《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的核心人物。《良知学的展开》初版迄今二十年,成为理解王龙溪及整个中晚明阳明学发展的必读之作,其增订新版由上海三联书店推出。近日在上图东馆举办的新书分享会上,彭国翔与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林宏星、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黄韬围绕“唤醒良知:阳明学的智慧”展开话题。
王阳明(1472-1529),被誉为“心学之祖”,其思想体系以致良知为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被称为“阳明学”或“阳明心学”。致良知是王阳明晚年的核心学说,这是一种以道德为统领,以知识为辅翼的人生哲学。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人的本性。要实现良知,就要把自己的良知推广到做事上去,做每一件事都要受良知的指导,同时在做事的过程中,获得关于事物的知识,使知识充实到良知里,使良知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广阔。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这样定义致良知:“致者,至也。至于其极也。良知者,人之所以为人者也。人皆有之。无有不晓之者。然而不思而已矣。思之则见矣。”“致良知”就是要达到人性的最高境界和最高标准,用心去体会和实践自己内在的道德本性。作为王阳明的重要弟子之一,王龙溪在继承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良知学体系。
阳明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被重新发掘,至21世纪有成为显学之势。彭国翔介绍,自己最初研究政治学,但发现哲学“更有用”,对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有塑造之用,能为生活提供价值系统的支撑。于是,他把作为兴趣的哲学变为研究的主业。在他看来,中国哲学相较西方而言,更注重“人”,中国哲学的智慧可以帮助人们看淡宇宙人生、社会、自我、他人。阳明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具有超越国界和文化的价值。
分享会现场
“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学问’,而‘良知’是人所固有的,不会脱离我们生活的世界。如果能‘唤醒’良知,让良知成为主宰,我们的生命由此可以充盈起来。”林宏星对此表示认同。
阳明学并非王阳明一人的学说,也是由他的第一代、第二代乃至第三代后学共同定义出来的。王龙溪作为王阳明的亲传弟子非常有特点,他寿命长达86岁,见证了阳明学从兴起到当时高潮的整个过程。台上嘉宾借金庸武侠小说做比喻,如同无涯子将自己70年的功力传给虚竹,后人研读先哲思想就像获得先哲的“功力”。这正是上海三联书店持续举办面向大众的哲学类图书分享会的原因。黄韬表示,我们读了古今中外很多哲人的智慧之书,可能会像令狐冲那样,“功力”在身体内部冲撞,需要化解才能变成指导自己生活的智慧。王阳明说:“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就是要运用理性明辨,寻求本心的指引,让良知经常做主,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