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背景

  随国际形式的复杂化、国际交往与运输的频繁以及国内陆路交通的形势严峻,船舶与海洋工程成为捍卫疆域完整以及扩大交往密度而亟待发展的学科。该专业运用物理、数学、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设计方法,研究船舶轮机的工作原理;了解造船和海洋开发的先进科学研究理论,新型舰船和海洋结构物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学科优势

  造船与海洋工程工业是一项周期长、资金密集、科技密集、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对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有至关重

  要的影响。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化、国际交往运输的频繁化,船舶与海洋工程成为了捍卫疆域完整以及扩大交往密度而亟待发展的学科,它是为水上交通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和海军部队提供各类装备和进行海洋工程设计、建造的工程技术领域。虽然中国的船舶工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等相比,仍然有很大的距离。为了缩短船舶工业发展的差距,中央主要领导吴邦国、温家宝等对大力发展中国船舶工业做出了重要批示,确立了中国在2015年将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战略目标。根据此目标,到2015年,中国造船占到国际船舶的份额将达到35%。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船舶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也使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高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培养出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建造、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且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必须面对和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船舶原

  理(静力学、船舶阻力、船舶推进、船舶耐波性、船舶操纵性等)、船体制图、船舶材料与焊接、船舶英语、船舶结构与强度、船体振动等

  主要研究领域

  船舶与海洋工程和其它各种结构的强度、刚度、疲劳断裂、振动及结构可靠性;海洋流体力学;船舶阻力、推进、稳性、操纵性和耐波性。中国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水平。

  就业方向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学主要从事新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水下深潜器的设计开发等。

提交专业意向
验证码

在线问答

热门简章更多

同等学力报名咨询热线

全国24小时电话:4000052125 立刻咨询
路灯在职研究生时刻为您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新浪微博

同等学力
申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