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湿地学院成立于2016年11月,是国内首个以湿地科学研究、湿地人才培养、湿地教学为特色的学院,学院依托于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建设,旨在通过整合学校教学与科研优势,紧扣湿地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强化湿地科学的原创性研究与国际交流,培养和造就湿地科学专业人才,为我国湿地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人才输出、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撑。
学院现有“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本科专业两个,2018年向教育部申报了目录外“湿地保护与恢复”本科专业,拥有“湿地生态学”、“湿地生态工程”、“湿地资源利用与管理”三个生态学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现学院教职工33人,其中正、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1人。
湿地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国家林业局、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林业厅等湿地领域的纵向科研项目40余项,服务地方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横向项目50余项。其中,纵向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1项,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各1项,973项目前期研究专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国家科技基础性专项1项,省部级湿地专项25项。湿地学院近年来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其中2017年3月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3年3月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2年1月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1年12月获中国林学会颁发的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主编和参编出版《高原湿地保护区生态结构特征及功能分区研究与实践》、《中国湿地文化》、《中国湿地公园建设研究》及《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及其生态特征》等专著6部。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60余篇,总影响因子159.305。初步形成了“高原湿地演化及其关键生态过程”、“ 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高原湿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反馈机制”、“ 高原湿地保护与恢复关键技术及其评估”等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学院目前拥有“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滇池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等多个研究平台以及香格里拉、丽江、大理等野外试验研究基地,总计3300余万元科研仪器设备。学院与国家和地方湿地保护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为该专业本科生提供广阔的实习平台和对口的就业机会。
答依据报考类型的不同,在职研究生的报名入口有所差异。1.同等学力报考可以联系招生院校进行报名,申硕考试的报名需要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2.非全日制研究生需通过初试和复试才有机会入校学习,是与全日制研究生一起的考试,时间、内容难度都是一样的。需要登录“研招网”即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
答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获得学历,作为硕士获得学习经历文凭的教育的人员,可以获得硕士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证书,对一个人考公务员是很有帮助的,不仅仅是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也是有作用的,因为很多重要的岗位都要求硕士学历,例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企业,很多管理层岗位和重要的岗位,都要求硕士人才才有资格应聘。这是我们这里看得出来,毕业证书具有着很高的社会认可度,也有很高的含金量。
答在职研究生网络班一般是指的是同等学力,同等学力申请需要通过学位网进行申请,也是国家承认的一种读研方式。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网络班是录制课程,大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上课学习,就算您在上下班通勤的路上,也能看视频学习研究生课程。总结:在职研究生网络班也是需要学习,毕业参加学校论文,统一参加国家考试、颁发学位证书。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