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与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 | 北大光华EMBA公开课精彩回顾
来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时间:2020-09-07 17:44:10
近日,北大光华EMBA公开课在北京、济南等地成功举办。北京、济南公开课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高层管理教育中心主任马力主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围绕“宏观经济与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并与现场的光华校友及各界朋友交流沟通。
宏观经济与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本次公开课的主讲人,颜色教授从全球疫情及中美关系出发,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与政策进行了解读,并对全球化及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
疫情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的影响
疫情是上半年经济形势的决定性因素。全球范围内,疫情仍处于传播高峰期,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进一步恶化,IMF不断下调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消费占GDP比重达70%以上,在美国,服务业占到GDP的80%以上,因此经济活动受疫情冲击格外严重。
中国的情况稍有不同。我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是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下滑。二季度经济触底反弹,GDP扭负转正恢复至3.2%,预计到今年四季度,GDP将基本恢复到原有轨道。当前复工复产形势向好,但消费仍处于负增长。究其原因,一是接触型消费依然受限,二是疫情导致部分群体收入下滑。
整体而言,上半年的GDP、工业产出、消费、投资等依然为负,因此下半年要趁势而上,继续弥补疫情期间的损失。此外,由于累积消费需求在二季度集中释放,三季度可能迎来需求下降与动能减弱。而洪涝灾害的影响、就业的需求等,都使三季度的经济增长面临压力。
实现经济增长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两会提到:依然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和“六稳六保”的工作重点。当前出台的政策也都围绕着这两点。
从财政政策上看,赤字率目标将由2.8%提升到3.6%以上,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重点用于“两新一重”建设。
在货币政策方面,两会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不再强调与名义GDP相一致。这意味着今年的货币政策总体是宽松的。即使自6月份以来,货币政策有所收紧,但流动性会较为充裕,金融市场无需过于担心。
下半年金融市场与资产配置
金融市场主要需要考虑四大因素:一,疫情会不会二次爆发;二,经济会不会持续回升;三,政策会不会显著收紧;四,中美关系会不会更加紧张。对于前三个问题,颜色教授认为形势向好,中美关系则是其中的不确定因素。
中国经济复苏以及中国利差决定了中国资产具有吸引力,外资将流入中国;中国股市的景气和资金的流入也构成了正反馈,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持续增长,预计调整后A股牛市继续。中美关系是股市近期最大的外部风险点,但中美关系的波动不改变健康牛的大趋势。
全球化的调整与转向
全球化已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刻: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全球化,标志着贸易的增加,也意味着人员流动的增加——由此产生了疾病的全球化。疫情之前,全球化已面临瓶颈:国与国之间收益不均是既成的事实,疫情则进一步放大了全球化带来的不均。产业链和分工的全球化,也在疫情中暴露了它的脆弱性,加剧了全球化退潮的到来。因此,当前资本驱动的全球化可能会在未来产生新的模式,这是疫情促使我们思考的问题。
推动创新,引领未来
在本次公开课上,马力教授介绍了北大光华EMBA项目以及可获得校友资格的各公开项目的情况。
光华1999年率先在中国国立大学中创立EMBA学位项目,光华EMBA把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将严谨求实的“光华思想力”研究成果转位化为政策建议和课程实践,助力企业家解析国家政策,引领商业前沿,激发实践反思,塑造全球格局,提升人文修养,拓展事业网络,全面自我完善和提升,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高屋建瓴、持简驭繁,实现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