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商丘市人民政府
时间:2024-01-23 09:55:18
为进一步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健康保障,商丘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商丘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现将该政策解读如下:
一、《行动计划》起草背景和过程是怎样的?
近年来,商丘市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强力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织紧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全面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但对标公共卫生安全保障需要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商丘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为加快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高质量推进健康商丘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卫生健康委以《河南省公共卫生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指导,研究制定了本《行动计划》,明确了商丘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二、《行动计划》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通过防、治、控三方面,健全七大体系。即到2025年,基本建成能够有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体系、监测和预警体系、应急救治体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完善能够充分满足群众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预防控制体系、慢病防治体系、支撑保障体系,不断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三、建设公共卫生体系,《行动计划》具体作出哪些指示?
(一)防:应急指挥+监测预警。
《行动计划》指出,要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健全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升级改造商丘市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和商丘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建成市、县、乡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中心,上下协同、统一调度、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援队建设,提高商丘市立医院传染病防控队伍装备水平。
《行动计划》还提出,要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监测哨点布局,覆盖所有县(市、区),乡镇(街道),构建全域监控和全流程追踪的监测网络。强化落实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主体责任和首诊负责制,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公共卫生大数据中心,提升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加强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提升不明原因疾病等识别能力,强化疾病与危险因素监测,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
(二)治:应急救治+慢病防治。
《行动计划》提出,要健全应急救治体系和健全慢病防治体系。一方面,提升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完善全市急救网络建设。提高医疗救治能力,依托商丘市立医院和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每个县依托1所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建设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或符合规范的病房楼。发挥中医药应急救治工作,依托商丘市中医药建设商丘市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组建市级中医疫病防治队伍,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设置感染性疾病科,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执业医师。
另一方面,强化慢性病预防、治疗、管理、康复全周期防控,加强国家级、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到2025年覆盖率分别达到20%、85%。依托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全市、县级慢性病防治中心,到2025年市、县全部建成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5个慢性病专病防治中心。
(三)控:预防控制+保障能力。
健全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推进市、县两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强妇幼和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建设,《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市级妇幼保健院达到三级水平,县级妇幼保健院机构60%以上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鼓励市、县两级单设职业病防治机构,每个县(市、区)至少明确1家公立医院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加强健康环境建设,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
《行动计划》明确,要建立科学完备、储用协调的市、县两级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加强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依托商丘市立医院建设市级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库。按照“商业储备为主、政府储备兜底,本地物资为主、外调物资补充”原则,提升生活物资储备能力。
除此之外,《行动计划》提出,要健全支撑保障体系。整合人才、科技、信息资源,赋能公共卫生创新发展,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引进培养,打造科研创新平台,推动公共卫生数字化转型。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