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吉林网
时间:2024-01-16 15:13:10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强调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必须抓住产业振兴“牛鼻子”,通过合理规划和发展本地产业实现基层群众持续增收。同时,吸引和培养各类人才,为乡村发展增添新动力。当然,也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自然环境,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重视产业振兴,破除人民增收的难题。产业振兴是实现基层群众增收的关键所在。要深入了解本地的自然资源、市场需求和文化背景等,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规划和发展适合本地实情的产业,如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同时,要积极推广高效农业技术,科学改良种植和养殖方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要通过建立产销对接机制,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基层群众的经济收入。要鼓励基层群众参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乡村经济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重视人才振兴,破解动力不足的难题。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要解决好乡村发展中的动力不足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吸引和培养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同时,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供有吸引力的政策和环境,例如提供培训机会、职业发展平台和优惠政策等;要注重对本地人才的培养,通过教育提高其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此外,还应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改善工作条件、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等方式,充分激发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重视生态振兴,破除环境恶劣的难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要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和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和水体治理等,从而全面提升乡村的生态环境。同时,要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此外,还应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基层群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其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有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创造更为宜人的自然条件。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
下一篇:人民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