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大国造船 不惧惊涛骇浪

导语

  海洋工程装备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使用的各类装备的总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技术船舶具有技术复杂度高、价值量高的特点,是推动我国造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处于海洋装备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展,是促进我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我国世界造船强国建设步伐的必然要求,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加快海洋开发、保障战略运输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增加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船舶工业抵御住了市场持续性深度调整和产业周期性危机,实现了产能结构性出清和产品结构高端化升级。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船舶工业紧紧围绕高质量这一主线,初步建立起绿色化、智能化生产方式和产品体系,巩固了中国船舶工业在国际产业竞争的综合优势,并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迎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面临的形势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是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等海洋资源以及海上运输活动的主要载体和手段。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制造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先导性产业。

  船舶工业是一个周期性很明显的产业。纵观国际船舶市场发展历程,间隔30年左右出现一次大的周期波动,其间每3-5年会出现中短期波动。当然,周期的长短也会受到世界经济的过度繁荣或萧条、国际海事规则的巨大变化、大规模战争等多重因素影响而拉长或者缩短。二战对船舶资产的破坏导致新造船市场周期不足15年,而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3年通过的单壳油船淘汰公约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相叠加,将上轮新造船市场周期拉长至30多年之久。

  2008年,国际船市进入新一轮大调整。2015年,全球运力接近17亿载重吨,运力总量和结构性过剩矛盾比较严重,同时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散货船等常规船型需求乏力,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需求相对旺盛。节能环保的新型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成为市场需求主体,液化天然气(LNG)船、液化石油气(LPG)船需求旺盛,汽车运输船、豪华邮轮、远洋渔船需求增长较为明显,技术复杂船型带来了更多的市场增量。

  目前,船舶工业调整已经接近尾声,市场复苏近在眼前。2012-2016年,船舶工业产能调整以停工、破产、清算为主,并逐渐从中小企业向大型造船企业蔓延;2016-2020年,船舶工业调整转向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包括优势企业对优质船厂资产的收购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合并重组。两轮产能调整后,全球拥有万吨以上船舶接单或交船记录的活跃单体船厂从440家减少至2016年的180家左右,并保持基本稳定;2020年受疫情及市场回调影响,接单或交船的船厂数量下滑至150家左右。近3年来,尽管造船企业经营依旧困难,但中日韩主要造船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总体稳定,产能出清过程基本结束。当前,全球造船产能稳定在1.2亿载重吨左右,年均完工量约9000万吨,产能利用率达75%,处于产业发展正常水平。

  未来一段时期,全球造船业竞争格局将会深度调整,世界造船业的主要力量仍将是中日韩三国,并且更主要地体现在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欧洲造船业将进一步退出船舶总装建造市场,但在设计、配套、海事规则制定等方面,特别实在海洋工程装备的核心设计和关键配套领域仍具优势。韩国提出要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打造为第二个造船业。新加坡提出全力保持海工装备竞争优势。未来在深水海工装备产品领域主要建造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在新的产业竞争环境下,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不再是设施规模、劳动力成本等因素,而是技术、管理等软实力以及造船、配套等全产业链的协同,科技创新能力对竞争力的贡献更为突出。竞争要素的变化直接导致我国船舶工业原有比较优势在削弱,特别是劳动力、土地等各类要素成本集中上升,人民币汇率呈双向波动趋势,低成本制造的传统优势正在消失,产业发展的重心已经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效益。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处在船舶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是我国船舶工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以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重要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多领域技术群体突破和交叉融合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深刻变革,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未来技术变革的重要趋势。制造模式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等日益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船舶制造也正朝着设计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等方向发展,世界造船强国已经提出打造智能船厂的目标。同时,国际海事安全与环保技术规则日趋严格,船舶排放、船体生物污染、安全风险防范等船舶节能环保安全技术要求不断提升,船舶及配套产品技术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思路与重点

  新世纪以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及船舶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0年以来,我国造船三大指标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新接订单数量及总额列居世界第一;海洋可再生资源开发装备、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海洋观测、海洋生物开发等方面的装备均取得了一定发展。

  2015年,《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领域将大力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开发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装备综合试验、检测与鉴定能力,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突破豪华邮轮设计建造技术、全面提升液化天然气等高技术船舶国际竞争力,掌握重点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建造技术。

  未来10年,我国船舶工业应紧紧围绕海洋强国战略和建设世界造船强国的宏伟目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顺应世界造船竞争和船舶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强化创新驱动,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品及其配套设备自主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突破口,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层次、质量和效益。力争到2025年成为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领先国家,实现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质的飞跃。

  未来随着极地航道的开通,极地、深海等资源开发需求的不断增强,海洋食品、海洋新能源、海洋采矿等新兴产业不断成为经济新锐领域,海事安全与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海洋权益维护形势日益紧迫,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25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市场需求将增加至2600亿美元。

  2025年,我国要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制造强国,形成完善的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设计、总装建造、设备供应、技术服务产业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拥有5家以上国际知名制造企业,部分领域设计制造技术国际领先;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主要海洋工程设备、高技术船舶的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0%和50%;关键系统和设备自主配套率分别达到50%和80%;全面实现海洋装备自主配套水面上核心设备、1500米级水下生产系统与专用系统能力,突破3000米水深水下生产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和安装等关键技术;具备海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等开采装备、波浪能/潮汐能等海洋可再生资源开发装备、海水淡水等新型海洋资源开发装备研制能力,并开展部分装置的试点应用;全面建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设计制造体系。

  重点产品包括海洋空间综合立体观测系统、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设备、海上岛礁利用和安全保障装备、深远海探测与考察装备、深远海渔业养殖/海洋食品与海洋医药设备、超级生态环保船舶、极地运输船舶、远洋渔业船舶、高性能执法作业船舶、大型豪华游船、大型LNG燃料动力船、船用大型低速发动机等。

  关键零部件包括水下生产控制系统,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工程技术与关键设备,水下专用作业装备与设备,深海锚泊及动力定位控制系统,高效、低排放大功率低速发动机关键零部件,船舶智能监控系统,船用LNG等气体燃料供应系统关键零部件,降低船体摩擦阻力涂料,低温材料与防寒设备等。

  关键共性技术包括新材料与船体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高性能能源及储能技术、深远海信息传输技术、水下安装技术、安全与可靠性技术、数值水池(海洋装备水动力学数值模拟智慧系统)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海上试验技术、船型优化节能技术、船舶推进装置设计技术、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减振降噪与舒适性技术、船舶智能设计制造技术等。

  应用示范工程包括300吨级水下大型载人运载装备应用示范、海上大型浮式基地(后勤保障、维权、渔业深远海养殖或旅游)示范、超级生态环保船舶应用示范、高效油/气田国产装备应用示范等。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船舶工业是为航运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综合性产业,对钢铁、石化、轻工、纺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2003年以来,我国船舶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造船产量快速增长,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已经具备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自主开发能力,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也实现了突破,大型船舶企业造船周期和质量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早在2006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布《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规划》明确,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为船舶工业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我国船舶工业有望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要抓住2006-2015年10年关键时期,及时承接国外产业转移,提高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15年使我国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和强国。

  但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航运市场急剧下滑,造船市场受到很大冲击,新船订单大幅减少、企业融资出现困难、履约交船风险加大,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对此,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通过采取积极的信贷措施,稳定造船订单,化解经营风险,确保船舶工业平稳较快发展;通过控制新增造船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大型船舶企业综合实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通过加快自主创新,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建设造船强国和实施海洋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2016年,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应对当时国际主流船舶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急剧萎缩,世界造船业全面陷入困境,我国船舶工业正面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同时迎接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

  该计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规模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优化的船舶工业体系,力争步入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前10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世界级先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配套能力明显增强,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本土化设备平均装船率分别达到80%、60%和40%以上,成为世界主要船用设备制造大国;骨干船舶、海工装备和配套企业基本建立全球研发、营销和服务体系。

  2017年11月,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印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积极应对当时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遭受严重冲击,新订单大幅萎缩,已建成和在建产品大面积延期或撤单的严峻形势。该计划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加快调结构、去库存、补短板、创品牌,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促进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旨在推动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提高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巩固和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实施方案》提出,我国高技术船舶和特种船舶的自主设计、系统集成和总承包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批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海洋资源开发装备结构明显升级,关键配套设备装船率不断提高,研发设计、试验检测设施更加完善,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大型邮轮设计建造取得重要进展,22000 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实现首船交付,公务执法船、磷虾捕捞船、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等推广应用,高强度系泊链、大功率激光器、海底管道检测系统等产业化能力明显增强,虚拟现实设计与试验平台等投入使用。

  2018年12月,针对我国船舶制造业仍处于数字化制造起步阶段,存在三维数字化工艺设计能力严重不足、关键工艺环节仍以机械化、半自动化装备为主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以及船舶市场持续低迷,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以及苦脏累险作业招工难等问题,工信部、国防科工印发《推进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行动计划(2019-2021年)》。

  《行动计划》提出,经过三年努力,船舶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要初步建立,切割、成形、焊接和涂装等脏险难作业过程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作业人员明显减少,造船企业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水平显著提高,2-3家标杆企业率先建成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单元、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化车间,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造船,实现每修正总吨工时消耗降低20%以上,单位修正总吨综合能耗降低10%,建造质量与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建设智能船厂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9月,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液化天然气(LNG)、电池、甲醇、氢燃料等绿色动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船舶装备智能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绿色智能内河船舶设计、建造、配套和运营企业,打造一批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的标准化、系列化船型,实现在长江、西江、京杭运河以及闽江等有代表性地区的示范应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初步构建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内河船舶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建立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

  《意见》明确,要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鼓励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广西以及河北雄安新区等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集聚各类社会资源,扩大绿色智能船舶增量,优化传统燃油动力船舶存量,加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内河船舶运营监管,提升内河船舶整体质量水平和能效等级,大幅度降低内河船舶污染排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内河绿色智能船舶运营发展新模式。

  当前,我国船舶工业持续深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改革和创新发展,建立起集研发、设计、建造、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有力地支撑了国际航运、对外贸易、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主体。

  山东舰、南昌舰、海南舰、长征 18 号艇等一大批国产新一代舰艇交付入列,驰骋远海大洋,以第四代装备为引领、第三代装备为主体的人民海军现代化装备体系正在形成,为人民海军挺进“深蓝”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支撑。万米载人深潜器、极地破冰科考船、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相继建成交付,国产首制大型邮轮工程顺利推进,第二艘大型邮轮开工建造,自主设计建造的主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2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项指标的国际市场份额均保持世界第一,我国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1-6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9.6%、72.6%和53.2%,均位居世界第一。重点产业集群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初步形成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造船基地的空间布局,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专业化配套企业。

  下一步,我国将落实船舶行业发展规划,聚焦“十四五”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推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实施,进一步巩固优势,补齐弱项,分类施策,坚持智能绿色和高质量发展方向,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

收藏 0赞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

在职研究生

在线问答

船舶与海洋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难度大吗?

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有一定难度,非全日制研究生入学先参加全国联考,联考题量较大,试题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不设固定分数线,每年的分数线根据报考人数、报考难度、招生人数等多种因素而定。

船舶与海洋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值得报考吗?

船舶与海洋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值得报考。可以拓宽和积累到高层次的人脉资源,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毕业可获学历、学位双证,持双证可增加职场竞聘优势。

船舶与海洋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放弃工作吗?

船舶与海洋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不需要放弃工作的,可以在工作期间,进行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原单位不变。

非全日制报名咨询热线

全国24小时电话:4000052125 立刻咨询
路灯在职研究生时刻为您服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新浪微博

专业硕士
申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