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时间:2023-12-22 11:04:15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通过运用测量、对话和疏导等多种教育手段和教学途径,来实现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提高教育对象的心理素质,同时通过教育使教育对象具备相关的心理调适技能,学会正确看待和有效处理日常的心理困扰,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
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发展
2.坚持健康第一
3.坚持提升能力
4.坚持系统治理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为祖国输送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
(2) 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可靠途径。
(3)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存在问题
(1)国家角度:缺乏教育部门的充分支持和制度保障,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2)教育方法角度:心理咨询室和校本心理课开设形式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单一。
(3)教师角度:专业师资力量极度匮乏,部分教师教学方法有误,心理课存在一定随意性。教师也缺乏相关的学习机会和身份认同感。
(4)家庭角度:家长的认识程度不足,缺乏教育心理知识方面的学习。
(5)学生角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心理状況复杂多变。
(6)学校角度:学校心理教师招聘制度不完善,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相对模糊,缺乏培训机制。
(7)社会角度:社会环境错综复杂,重智育轻德育。
学校应该怎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贾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2.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
3.建立心理辅导室。
4.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5.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