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进行时|宁波大学汪浩瀚副校长带队围绕“产教融合”促进一流研究生教育赴广东与江苏调研学习

5月14日至17日,副校长汪浩瀚带队一行调研考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东莞理工学院、常州大学及常州工学院等单位,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围绕“产教融合”促进一流研究生教育以及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管理经验与先进做法等主题开展实地考察调研交流活动。

在一流研究生教育中如何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是“扎根中国大地,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的首要条件。与一流企业合作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14日调研考察组一行来到华为深圳总部及华为东莞松山湖研发基地,在华为公司调研时受到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校与科研人才发展部总监杨婷婷等热情接待。

汪浩瀚表示,华为公司与宁波大学的“产教融合”育人方面的合作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在2020年宁波大学与华为公司举行“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签约仪式以来,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交流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华为鲲鹏、昇腾等生态体系的引入,极大丰富了宁波大学相关专业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积极推动了学校新一轮新工科建设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汪浩瀚表示,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的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希望借助华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通信技术方面的雄厚实力和技术优势,在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协同创新等方面继续深化合作,努力形成一批丰硕合作成果。双方均表示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推动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近期揭晓的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第二届优秀教师奖励计划名单,民革宁波大学总支主委、研究生院副院长钱江波教授从全国72个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合作高校推荐的优秀教师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仅20名教师获此奖励。结合华为昇腾、鲲鹏以及华为云等资源,钱江波教授指导学生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企业命题类一等奖。参与指导30余个华为昇腾众智项目的开发任务,5名研究生获得昇腾众智“金质量奖”,与华为、宁波市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合作开发“风华-苍鹭”视频分析人工智能大模型,已初见成效。

15日,调研考察组一行在东莞理工学院调研学习,东莞理工学院副校长徐勇军围绕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培养卓越工程师、有组织科研等工作,介绍了学校基本状况和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情况。双方围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以及新工科建设等内容与东莞理工学院教务部、工程师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座谈交流。

汪浩瀚表示,东莞理工学院办学定位精准、办学特色鲜明,特别是学校以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在创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成效显著。尤其对东莞理工学院构建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一流师资生态体系、一流成果转换体系、一流智慧管理体系等“四个一流体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东莞理工学院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设置学科专业和顶层设计培养方案,聚焦教育部新工科示范项目打造现代产业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培养国际化人才,坚持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全球揽才建设专业化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办学特色和实践经验,作为首批唯一一所获批2个国家现代产业学院的高校值得学习借鉴。

座谈会前,汪浩瀚一行参观考察了东莞理工学院的科技创新研究院、西门子智能制造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和粤港机器人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等情况。

17日,调研考察组一行分别来到常州大学与常州工学院考察学习。常州大学副校长王建浦作为宁大杰出校友对汪浩瀚一行的到来表示热情欢迎。他围绕学校石油石化、创新创业、红色文化三大办学特色简要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办学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在人才引进、产业学院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常州大学近年来瞄准国家产业转型省级,把握新型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推进产教融合,不断探索建立适应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范式,并与常州市工信局、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慧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方共建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并顺利入选首批国家现代产业学院。作为长三角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联盟理事长单位,为长三角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座谈会前,汪浩瀚一行参观了中以科创学院,该学院在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基础上于2021年10月挂牌成立,在产教融合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现场考察学习后汪浩瀚一行与常州大学教务处、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常州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国家现代产业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针对挖掘产业特色、促进校企互动、做实现代产业学院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常州工学院副校长汪群等对宁大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常州工学院基本情况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情况。该校将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试验田”“先行区”,瞄准常州产业发展结合点,启动建设若干校级产业学院,着力构建了“3+1+N”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校企双向赋能新生态,获批首批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常州工学院教务处、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等相关部门及学院人员参加座谈,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举措与成效展开广泛交流。座谈会后汪浩瀚一行参观了常州工学院产教融合大楼,实地考察了电机省重点实验室、产教融合大楼。

汪浩瀚就宁大的基本情况和“产教融合”及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及面临的新机遇向两所高校作介绍,并表示同处于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兄弟高校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形成了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模式。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学习,加强与常州等江苏各兄弟高校的交流互动,在学校冲击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上就“产教融合”促进一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上探索一条新路,突破目前面临的难点与堵点。

目前,宁大“产教融合”促进一流研究生教育处于关键时期,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2个浙江省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1个宁波市产教融合“五个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和5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破学校培养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紧密对接国家、地方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要求,发挥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按照需求导向、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加强校院联动,将产教融合贯穿到学校本科、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考察学习,在创新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学习兄弟单位成功的办学经验和改革措施,推动学校打造一批“校内培养+基地培养+应用实践+多主体协同”四位一体的特色化现代产业学院,着力破解现代产业学院实体化运营的难点与堵点,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研究生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等单位负责人陪同参加调研考察。调研期间,汪浩瀚组织调研组结合主题教育学习与此次考察调研学习到的兄弟单位的新举措召开多次讨论会,对“产教融合”与一流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专题研讨,对进一步推动学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面临的顶层设计、培养方案、实体化运行、考核评价等亟待破解的难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收藏 0赞

上一篇:木有更多了

下一篇:主题教育进行时 | 宁波大学校领导带队赴杭州高校调研学习

在职研究生
快速申请
热点话题
953浏览
928浏览
1
928浏览
2
927浏览
3
914浏览
申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