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史溯源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27年8月的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和心理研究所,首届系主任为著名心理学家、生理学家汪敬熙院士,先后有朱智贤、高觉敷、阮镜清等一批知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系任教。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中山大学心理学科相继并入其它学科或学校。2001年6月15日,心理学系复系,聘请社会心理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大学心理学系杨中芳教授为复系后的首任系主任。2011年11月,心理学系成为中山大学直属院系,系主任高定国教授。2015年9月迁入面积超过1700平米(其中本科教学实验中心面积超过500平米)的新系楼。
二、发展现状
雄厚的师资力量:
目前,心理学系全职教师24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8名、讲师11名,专职科研人员4名。教师全部获得国内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学术方向涵盖了心理学各主要领域。其中4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多人入选省级、校级人才培养计划。全系目前共主持了2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56项省部级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和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明确的培养定位:
1. 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优秀学术型人才。
2. 熟悉心理学前沿理论。
3. 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具备科学素质。
4. 勇于创新、乐于创造。
5. 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在组织管理、学校教育、咨询临床等领域就业。
优势的学科资源:
心理学系目前拥有广东省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与精神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心理与行为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研究内容包括认知、社会、情绪、临床心理学等,装配有事件相关电位系统、眼动仪、生理心理记录系统等先进仪器。心理学系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了脑功能影像中心,配备3T磁共振系统,用于脑功能方面的研究。中山大学图书馆拥有大量中外文心理学专业书籍,以及全国最丰富的心理学外文期刊,其中纸质期刊195余种,电子期刊300余种,涵盖了所有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重要刊物。
专业设置:
心理学系目前拥有"心理学"一个本科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三种。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基础解剖学、生理学、文科物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心理学导论、心理学史、实验心理学、生物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测试原理、变态心理学等。专业选修课包括研究方法类课和专业知识类课共70多门。此外,心理学系共开设6门全英课程:认知心理学、生态心理学、工程心理学、文化与认知、认知发展、以及视觉原理与应用,其中认知心理学为必修全英课。
实践实习:
心理学系与以下单位保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珠海香洲区人民法院、广州海珠区人民法院、广州市检察院、广州市海珠中学、广州市花地中学、广州市海珠区第三实验小学。
国际合作:
与本系有科研教学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一览表
DePaulUniversity |
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 |
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Diego |
UniversityofChicago |
UniversityofPennsylvania |
UniversityofPittsburgh |
VanderbiltUniversity |
UniversityofBirmingham |
对外交流:
近年来心理学系与以下学校的相关院系进行交换学生计划: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中原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韩国诚信女子大学、英国华威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等。
答山大学在职研究生是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招生的,招生专业有MBA、计算机技术、法律(非法学)、MPA、MPAcc、金融专硕(MF)、法律(法学)、社会工作(MSW)、EMBA、旅游管理(MTA)、审计(MAud)、护理(MNS)、公共卫生(MPH)等十几个,学制3年,总学费7.5~43.8万。
答中山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9月预报名和10月正式报名是有关部门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平台上为考研学生设置的报名渠道。预报名一般持续4天左右,正式报名一般持续20天左右。考生可在这两个阶段进行报名、缴费,并可修改报名信息。 初试一般在每年的12月底或次年的1月初,具体时间由教育部公布。初试统考是全国统一组织的选拔性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是硕士研究生入学的重要依据。 复试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4月份。
答攻读中山大学在职研究生是不需要辞职的,而且不会影响工作,这主要是由学习方式决定的,其上课方式有网络班、周末班、集中班三种方式,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课程安排在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