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由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土地科学学院、原武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于2001年1月合并组建成立,是一个集理、工、管理于一体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院。
学院涵盖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等四个一级学科。其中,学院主建的地理、环境两个学科双双进入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100名,参建的测绘科学与技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公共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两个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分别获评A+、A等级。学院共建两个国家“双一流”学科,两个二级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为省级重点学科。各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与博士后流动站,还具有资源与环境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现有地理信息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地理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六个本科专业招生,其中五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理科学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环境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地理信息科学、土地资源管理获评A+等级,其他专业全部获评A等级。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职工140多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0多人,两院院士2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各类高层次人才近20人,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队。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读学生1400余人,其中本科生700余人,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博士研究生200余人。学院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资源优势,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与新时代国家建设需求,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国内外专业学会、学术会议中屡获重要学术奖励,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等竞赛中获得多项全国金奖。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本科生就业工作近三年连续获评学校就业考核评估优秀,2023届研究生就业率100%。
学院不断完善平台支撑,参与建设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围绕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在地球观测与导航、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等重点专项中主持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在地理信息、生态环境、国土资源、卫星应用等领域取得了重要应用成果,近年来获得五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励,努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做贡献。
学院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构筑了优良的发展平台,正致力于立德树人、创新发展,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
答攻读武汉大学在职研究生是不需要辞职的,而且不会影响工作,这主要是由学习方式决定的,其上课方式有网络班、周末班、集中班三种方式,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课程安排在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
答武汉大学挺好的,在职研究生考试是每一位参加在职读研的学员需要经历的考研环节,通过不同在职考研方式的考试科目也不相同。高级研修班高级研修班较适合企事业单位总裁、董事长、CEO、总经理、部门总监等中高层管理人员报考,此形式注重开拓学员眼界,提升学员的战略性眼光,主要可以提升学员的素质及各方面能力。由于高级研修班主要为素质和能力教育,因此不参加全国统考,一般会在毕业时,由学校对学员进行考核,具体考试内容由招生单位自定。
答武汉大学在职研究生上课方式有周末班、集中班和网络班三种。周末班可以借助周六日进行课程学习;集中班能够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课程讲授;网络班主要通过互联网远程教学的方式上课,报考者可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及地点。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