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由国家机关布局建设的新型科研机构,于2023年7月获批立项。实验室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旨在打造智能协同计算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特区和开放协作平台,最终建成智能协同计算技术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实验室由电子科技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5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建设。同时,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部署,实验室与成都高新区共建天府绛溪实验室先进计算中心,充分整合实验室科研力量和地方资源优势,打造强有力的产学研用一体化链条,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与产业推广。
实验室成立了由7位院士为带头人的学术委员会,组建了以21名国家级人才领衔,共122名多学科交叉人才的专职科研队伍。实验室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条件,在核心技术领域已经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7项。
答目前我们进行电子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是有两种方式的,而且通过这两种教育方式我们可以获得三种不同证书,这两种方式分别是五月同等学历申硕和一月联考,可以获得的证书有三种,分别是结业证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答在职考研是通过周末班、集中班和网络班上课。周末班与集中班是面授,周末班在周六、日上课,集中班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或者寒暑假期上课,网络班上课时间和地点没有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学习。
答报考在职研究生有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报考方式,两种方式在毕业后都能获得学位证。同等学力申硕:先学习,在考试,通过考试后,完成论文答辩就可获得硕士学位。学习一般是2年的学制,答辩是1.5年的时间。如果一切顺利3.5年即可拿到学位证。非全日制研究生:先考试,后学习,完成学习后,完成论文答辩可获得硕士学位。在10月份报名,12月底考试,次年3、4月份复试,次年9月入学。学制一般也是2年,有1.5年的答辩时间,如果一切顺利从报名到获得证书需要4.5年。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