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扬州师范学院政史科,至今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1998年,扬州大学合并前的原6所驻扬高校的马列教研室、社科部(系)以及原师范学院政法系合并组建扬州大学政法学院(社科部),同年,原6所驻扬高校德育教研室合并成立扬州大学德育教研室。2001年,扬州大学德育教研室并入扬州大学政法学院(社科部)。2004年,扬州大学政法学院(社科部)分设,分别成立扬州大学法学院和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科部)。2011年4月,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科部)分设,分别成立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和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2018年、2020年学院连续入选江苏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87人,其中专职教师77人,教授12人,副教授40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35人。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1人、省社科英才1人、省“333培养对象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省“333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省高校“青蓝工程”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2人、省“双创”博士4人。
学院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先后实施“扬州好人进课堂”“研究型教学”以及基于楷课系统的师生互动式教学,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1门课程被评为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1名教师获得教育部首届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荣誉,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3名教师先后入选江苏高校优秀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领航.扬帆”计划培养人选。
学院拥有从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本科专业,现为全国及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最新软科排名中进入全国前10%,被评为六星级专业。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硕士授权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江苏省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入全国前1/4,评估等级为B。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江苏省性别平等示范基地、江苏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等研究机构挂靠学院。
学院紧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教研工作成效显著。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及后期资助项目20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50余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重要刊物发表文章200余篇;在国家级出版机构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奖10余项,1项智库成果获全国统战部理论创新成果一等奖,1个作品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金奖,1项智库成果被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吸收采纳。
学院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系统先进工作集体等荣誉。瞄定方向,奋楫笃行,在新的征程上,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坚苦自立”校训精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9月)
答在职研究生又分为双证和单证。1、双证在职研究生报名方式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即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每年10月份研招网上报名。2、单证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为同等学力申硕和中外合作办学。同等学力申硕报名较为简单,可以找同等学力招生单位直接报名入学,没有入学考试。同等学力招生院校多为国内重点院校,在职人员可以通过院校招生简章或者院校合作辅助招生单位网站/招生渠道进行报名。
答在职研究生证书有用啊,无论是提升职还是提加薪,或者是评职称,都可以用得上。
答很有用啊。在职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属于国民教育系列;是国家为了满足现在企业快速发展,全面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所开设的考试类型,所以在认可度方面,都是受到国家以及企事业单位所认可的。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