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建设,为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输送大批优秀人才。学院内设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保密学院和湘江人工智能学院。现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博士授权点;三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9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入选国家第一批一流专业建设,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湖南省重点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为国家国防特色学科。
学院依托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搭建教学科研平台,拥有1个国家“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3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工程技术中心、1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有“做中学”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湖南省“信息类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湖南省示范性基础实验室“信息技术基础实验中心”。
学院现有教授51人,长江学者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9人,湖南省“芙蓉学者”2人,湖南省“百人计划”3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计划第一层次人选1人,第二层次人选1人,第三层次人选1人,湖南省杰青7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超过83% 。
学院学术水平稳步提升,科研成果日渐丰硕。计算机科学跻身ESI全球前1%。近年牵头主持重点研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0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获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201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科研经费达亿元。并与IBM、微软、华为、百度、腾讯、东华软件、360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合作。
学院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以“培养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国际化能力”为目标,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准则,强化专业内涵内涵,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多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五个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CCF-CSP认证最佳合作奖并任常任委员单位,入选湖南省“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近年来学生在程序设计、电子设计、信息安全等国家级科技创新竞赛中有优异表现,获国家级奖励200余项,其中2019年展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进入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企业占40%。
同时学院加快国际化步伐,进入金砖五国网络大学,聘请了10余名国际名校的著名学者担任全职或兼职教授,与多个国家的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答湖南大学同等学力的招生专业较多,有教育学、金融学、汉语言文字学、企业管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法学等二十几个,学制2年,学费2~3万,上课方式以周末班为主,部分专业开设有网络课,考生可自由把控上课时间以及上课地点,十分自由灵活。
答以非全日制方法报名湖南大学在职研究生,是先考试后入学类型,考试有全国联考和学校复试,其中全国联考报名时间在每年的10月份,考试时间在每年的12月份。只有通过全国联考才能进入院校复试环节,然后采取择优录取的方式,所以难度较大,淘汰率比较高,但是一旦被录取,顺利毕业后,能拿到硕士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即双证。
答湖南大学在职研究生有两种不同的申硕方式,但所获得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是相同的具备等量的法律效力,大家可以放心报考,该证书对于职业生涯,学术深造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提升。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