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创新型人才;聚焦学科领域中的前沿性、现实性重大问题,强化国际合作,产出学术精品;成为国内持续领先、国际同行认可的知名心理学教学、研究和智库机构。
学科积淀底蕴深厚
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华东师大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1979年成立心理学系,是新中国第2个心理学系;2008年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理科基地、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基础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上海市一流学科,是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人文社科(心理学)基地依托单位。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2门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科方向特色鲜明
学科设置横向交叉,纵向贯通。注重认知神经科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4个二级学科的横向交叉;注重“脑生理研究-行为学研究-应用研究”三层面的纵向贯通。在空间知觉整合、社会互动的脑机制、记忆的神经机制、儿童社会化发展、风险决策等5个特色主题上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发表在Nat Commun、Nat Hum Behav、Sci Adv、PNAS、eLife、J Neurosci、Cereb Cortex、Child Dev和《心理学报》等高水平期刊上。2016年-2020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1项,各类科研项目228项,总经费8150万元。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培养“厚基础、强交叉、宽视野、担使命”的优秀心理学家和专业领域杰出人才,具有“心理+交叉学科”创新意识,能够在脑科学、认知科学、智能教育、心理健康促进等领域开展高水平基础和应用研究。
年均招收100名本科生,73名学术型硕士生,115名专业型硕士生(含非全日制)和30名博士研究生。52%硕士生为免试直升,62%硕士生和75%博士生的本科(或硕士)毕业院校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生源质量良好。
培养了一批中国心理学领军人物(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乐国安、游旭群、周晓林、赵国祥等)和世界著名高校杰出学者(美国宾州大学陈欣银、北卡大学顾泓彬等)。
学科影响声誉斐然
五虎将(张耀翔、萧孝嵘、谢循初、胡寄南、左任侠)对建国后中国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发挥重要影响;出版了一批经典教材(实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产出了一批国际顶尖水平的研究成果,被Science网站和Nature专题报道;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发展(军队特殊人才训练,长江经济带心理学科共建);承办的《心理科学》《大众心理学》具有广泛影响力。
答攻读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是不需要辞职的,而且不会影响工作,这主要是由学习方式决定的,其上课方式有网络班、周末班、集中班三种方式,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课程安排在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
答同学你好: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很受学员的欢迎,每年报考的人数也非常多,而且开设专业有发展性,上课时间也人性化,课程安排好。
答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上课方式有周末班、集中班和网络班三种。周末班可以借助周六日进行课程学习;集中班能够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课程讲授;网络班主要通过互联网远程教学的方式上课,报考者可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及地点。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