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学院(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源于1979年6月成立的机电系和纺织系。学院现有教职工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39人,二级教授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陕西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陕西省科协青年托举人才2人,西安工程大学教学名师2人、青年学术骨干3人、中青年教学骨干1人,专任教师中有硕士生导师17人、博士生导师2人。另外有外聘院士1人、千人学者1人。目前,已培养材料学科硕士生100余人,在读本科生近500人、硕士研究生70余人。
学院现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均具有研究生免试推荐权,其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为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该专业于2017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立项建设、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立项建设。学院拥有陕西省教学团队1个、陕西省精品课程1门。现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1个,材料与化工专业型硕士点1个,另外在机械工程专业型硕士点设有先进材料成型技术研究方向也可独立招收培养研究生。学院现设有材料成型系、高分子材料系、材料科学系等3个系,拥有面向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1个,功能纤维及纺织复合材料研究中心校级科研基地1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行业功能感知纤维及异型织造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
学院十分重视教学工作,倡导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采取深入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更新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室建设、推行研究型的教学模式等措施,使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高。近年来,学院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及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学术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Sampe超轻复合材料机翼/桥梁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大赛等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竞赛中,累计获奖80余项。
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师德管理。通过组织新进教师试讲、教师教学沙龙、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公开课与示范课、教学工作专题培训等方式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学院倡导向身边榜样、模范教师学习,鼓励教师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注重自身道德修养。近年来,学院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已蔚然成风,涌现出一批在本科教学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学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分别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5年来,学院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承担国家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厅级基金项目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被SCI收录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0项,获陕西省科技成果奖2项、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奖3项、西安市科技成果奖2项。“十三五”期间,学院全体师生在校党政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为实现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答依据报考类型的不同,在职研究生的报名入口有所差异。1.同等学力报考可以联系招生院校进行报名,申硕考试的报名需要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2.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需通过初试和复试才有机会入校学习。需要登录“研招网”即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报名时间为10月份,11月份进行现场确认,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入口和全日制研究生一致。
答西安工程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获得学历,作为硕士获得学习经历文凭的教育的人员,可以获得硕士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证书,对一个人考公务员是很有帮助的,不仅仅是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也是有作用的,因为很多重要的岗位都要求硕士学历,例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企业,很多管理层岗位和重要的岗位,都要求硕士人才才有资格应聘。这是我们这里看得出来,毕业证书具有着很高的社会认可度,也有很高的含金量。
答以常规的方式报考在职研究生,都要参加国家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试。同等学力申硕的学员们要在每年的5月份参加同等学力申硕全国考试,而报考双证在职研究生的朋友需要在每年12月份参加全国统考。前者是申请硕士学位的关键考核,后者是学校招收学员的入学考试之一。这两个全国级别的考试都需要提前两个月报名,都可以通过网络登录官方网站提交报名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