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前身为体育教研部和体育部,2004年更名为体育系,2022年更名为体育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大学体育教研室、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研室、体育硕士教研室、群体竞赛办公室、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中心和场地器材中心。承担着全校《大学体育》通识教育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以及学生体质测试、群体竞赛和学校其他体育工作。
现有教职工47人,专任教师37人。教师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讲师17人,助教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名,在读博士4名;硕士生导师8人;国际级裁判员1人(项)、国家级裁判员6人(项),国家一级裁判员20人(项);国家健将级运动员1人,国家一级运动员3人。已经形成一支人员稳定、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理论基础扎实、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近年来,通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校大学体育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逐步发挥体育在我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满活力、注重实效的学校体育发展格局。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立足陕西、面向我国西部石油石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健身市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在体育及相关领域内从事大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健康咨询指导、教学、科研以及经营开发、市场营销等工作的精技能、懂理论、会管理、能创业、愿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体育硕士培养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足体育行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服务实际工作为己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体育领域中能够独立承担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任务,“精技能、擅指导、能训练、会研究、愿服务”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近年来,体育学院教学、科研等工作成绩显著。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陕西省社科基金6项、陕西省科技计划课题2项、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课题1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厅局级项目80余项,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5部,编写教材2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另外,体育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参加全省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和全国单项体育竞赛。现有篮球、排球、足球等13支代表队,在陕西省大学生体育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答依据报考类型的不同,在职研究生的报名入口有所差异。1.同等学力报考可以联系招生院校进行报名,申硕考试的报名需要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2.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需通过初试和复试才有机会入校学习。需要登录“研招网”即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报名时间为10月份,11月份进行现场确认,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入口和全日制研究生一致。
答参加报考西安石油大学在职研究生需要达到院校的招生条件,才可以进行学习,并且学员在满足申硕条件并且完成考试后,还需要参加院校组织的论文答辩并在顺利通过之后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在职研究生学历证书。
答1、同等学力申硕这种报考形式是先学后考的,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免试入学参加课程班学习,之后在满足申硕条件后可以报名参加全国统一的申硕考试。2、非全日制是需要在报名后参加全国统一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这是与全日制研究生考试一样的。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