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学院

社会学院

0篇简章
分享到:

  今天的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前身为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1980年4月,经上海市高教局批准,国家教育部同意,上海大学文学院(前身为上海复旦大学分校)恢复重建社会学系。这是1979年中国大陆恢复社会学学科后成立的第一个社会学系。袁辑辉教授任第一任系主任,袁华音、沈关宝、庞树奇、吴圣苓、邓伟志、仇立平等教授先后担任过系主任职务。1981年,社会学系创办《社会》杂志。2011年7月,社会学系独立建院,成立社会学院(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下设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人口研究所(2015年增设),张文宏教授任院长。

  人才培养: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于建系之初就设立了社会学本科专业,1996年获得社会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社会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人类学、民俗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获得人类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设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2009年获得全国第一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包括专业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2009年,李友梅教授领衔的社会学基础教学团队先后被遴选为上海市级和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并跻身上海市第四期本科教育高地阵营。

  自1983年1月培养出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以来,社会学院已经向社会各界输送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3000余人。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约246人、硕士研究生约300人、博士研究生约93人、博士后研究人员约10人。2018届毕业生中升学率超过50%。

  社会学院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了各种旨在促进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活动的平台,具体包括:开办“费孝通学术论坛”和各种读书班;设立“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国家重点学科奖学金”,并与费孝通先生家人共同出资设立上海大学“费孝通奖学金”;在上海市的浦东新区、九亭镇、康健街道,江苏省的开弦弓村、盛泽镇、昆山市,浙江省的宁波市、长兴县、南浔镇等地建立34个社会调查和实习基地;

  依托学科特色,目前已经在上海地区设立医务社工实训基地24个,包括三甲、二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卫中心等,输送优秀的医务社工专业人士,缓解社会医患矛盾。截至2017年3月,已经签约社工机构实习基地达70余家。

  支持学生成立群学社、知行社、蓝丝带等学习型和公益型社团,创办《泮溪学步》、《社会——人》等杂志。

  2011年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2013年获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特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实现了上海大学在该项目特等奖上零的突破;

  2015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

  2017年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一等奖一项

  学科建设:

  1986年,社会学学科被遴选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从1996年开始,社会学一级学科连续被列为国家“211工程”第一、二、三期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上海市教委在上海大学设立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成为首批上海市6家E-研究院之一;2005年,“都市社会研究”被评选为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2007年,社会学二级学科跻身国家重点学科行列,成为全国4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同年,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成为上海市教委设置的首批10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08年,上海大学挂靠社会学系建立了上海社会科学调查研究中心,2009年,上海市政府挂靠该中心,成立了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分中心;2010年,与上海市社工党委、上海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合作,成立上海大学社会建设研究院;2011年,由社会学院牵头、整合全校文理工各学科力量组建的跨学科平台“智慧城市与社会发展”被确定为上海市教委“0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15年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2016年入选上海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

  师资队伍:

  社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5名,其中全职境外教师5人,现有入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人才20人次、并有上海曙光人才5人、浦江人才12人、晨光人才4人。40%的教师毕业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地区的著名学府。具有博士以上学历的比例在95%以上,80%以上教师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

  科学研究:

  近5年来,社会学院教师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14项,各类省部级以上课题总计5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社会学研究》、《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SSCI源刊发表学术论文51篇,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PNAS上发表论文2篇;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2项,各类上海市级社会科学成果奖26项;一些研究成果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也有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地方政府的具体政策。

  国际合作:

  社会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方向,同美国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城市大学、田纳西大学、怀俄明大学,英国利兹大学,韩国首尔大学、釜山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互换生制度。每年有5-6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分赴国外大学作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与进修。

  期刊建设:

  《社会》(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杂志创办于1981年,是1979年大陆恢复社会学后创办的第一份社会学专业期刊,也是中国大陆高校唯一的社会学专业期刊。刊物自2005年改版以来,秉承理论与探讨与经验研究并重的办刊方向,关注中国社会发展与学术研究中提出的“新问题”,积极投入规范性学术制度的建设,搭建中外社会学家学术对话的平台。《社会》先后被收录为CSSCI源刊、剑桥科学文摘(CSA)源刊、美国EBSCO host数据库源刊。2011年,《社会》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并跻身教育部第三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2015年,《社会》入选中国“百强社科期刊”;2017年,《社会》跻身知网“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2015年6月《社会》英文刊(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简称CJS)首发,李友梅教授担任CJS编委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谢宇担任CJS海外主编。

查看更多
  • 专业方向
  • 所属专业
  • 类型
  • 关注度
  • 学制
  • 学费
  • 上课地点
  • 对比

在线答疑

上海大学在职研究生上课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上海大学在职读研属于非全日制不脱产教育,因此是不会占用大家工作时间的,学员大可不必有此顾虑。课程通常都安排在周末,每月1到2次,每次周六和周日两天。

上海大学MF专业非全日在职研究生有哪些研究方向?

 悉尼工商学院研究方向:01. 证券投资(含证券、投融资体系等)02. 公司金融03.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经济学院研究方向:金融智能。

报考上海大学在职研究生能提升学历吗?

上海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类型有同等学力和专业硕士,同等学力不可以提升学历,专业硕士可以提升学历。

上海大学社会学在职研究生的费用是怎么收取的?

每人2万元,书本、资料费、学杂费及专题讲座费另收。学员因故不能坚持上课则视作自动放弃学习,不退费用。

上海大学传播学在职研究生学费是多少?

上海大学传播学在职研究生学费是2万元。

上海大学在职研究生通过哪些方式招生?

目前,上海大学在职研究生通过同等学力和专业硕士两种方式进行招生。

在职研究生报名咨询热线

全国24小时电话:4000052125 立刻咨询
路灯在职研究生时刻为您服务!
  • 路灯在职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路灯在职研究生手机触屏版

    微信小程序

  • 路灯在职研究生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在职研究生
申请成功
关注公众号

招生咨询08:00-24:00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