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与实施细则
来源: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时间:2021-03-30 17:10:19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确保疫情期间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平稳有序,根据教育部《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南昌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复试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坚持以提高选拔质量为核心,继续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保证同等标准,促进稳定,优化结构,实现协调共享发展,精准施策、严格管理,周密稳妥地做好我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
1.坚持科学选拔。积极探索并遵循高水平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方法,确保生源质量。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3.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在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4.坚持客观评价。综合素质考核、专业基础考核、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量化或得出等次结果。
二、组织领导
1.成立公共管理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管理。
2.学院成立各学科复试小组和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小组,负责专业笔试、面试及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
3.复试(测试)小组负责确定考生面试和实践能力等考核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程序,并具体组织实施。
三、复试比例与招生计划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复试均采取差额形式,为充分竞争择优、扩大选材面,生源充足的专业复试比例不超过150%;生源超过计划数未达120%的,按实际比例复试。本年度所有学术型硕士专业和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均不招收调剂生。具体复试名单见学校研究生院官网。
公共管理学院2021年各专业招生计划情况
专业名称 | 学习方式 | 类型 | 推免数 | 招生计划 | 备注 |
政治学理论 | 全日制 | 学术型 | 2 | ||
中外政治制度 | 全日制 | 学术型 | 3 |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全日制 | 学术型 | 2 | ||
中共党史 | 全日制 | 学术型 | 2 | ||
国际政治 | 全日制 | 学术型 | 2 | ||
国际关系 | 全日制 | 学术型 | 2 | ||
社会工作 | 全日制 | 专业学位 | 1 | 34 | |
社会工作 | 非全日制 | 专业学位 | 4 | ||
应用心理学 | 全日制 | 学术型 | 1 | 7 | |
行政管理 | 全日制 | 学术型 | 5 | 29 | |
社会保障 | 全日制 | 学术型 | 7 | ||
土地资源管理 | 全日制 | 学术型 | 7 | ||
公共管理 | 非全日制 | 专业学位 | 230 |
四、复试需要提交的材料及提交时间
(一)提交材料
资格审核必备材料(其中⑵、⑶、⑷请具体参照各自类别准备):因今年实行网上审核,所涉及原件请彩色扫描后上传至系统。
⑴《南昌大学2021年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需审查盖章,请于本复试通知下方下载示例表格)。
⑵应届本科毕业生:
①完整注册后的学生证(高校教务部门颁发的学生证);
②《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的打印件(网址:http://www.chsi.com.cn/xlcx/bgcx.jsp);
③大学期间所在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公章的成绩证明;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公章)。
④《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填写完毕后加盖学籍管理部门公章),仅用于证明为本科应届生用。
⑶往届本科毕业生:
①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
②《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打印件(网址:http://www.chsi.com.cn/xlcx/);
③因毕业时间早而不能在线验证的,需提供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网址:http://www.chsi.com.cn/xlrz/);
④专升本考生还需提供录取名册(复印件上需盖有红章);
说明:报考公共管理硕士本科毕业生,其本科毕业证书应在2018年9月1日前颁发。
⑷同等学力考生:
①专科毕业证或本科结业证或成人高校应届本科生证明等;
②《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打印件(网址:http://www.chsi.com.cn/xlcx/);
③自考C类考生同时交验业绩材料的原件。
报考公共管理硕士同等学力考生,其高职高专毕业证书应在2016年9月1日前颁发。
⑸本人准考证、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同一张页面,注明研招复试资格审查用,同时交验原件)。
⑹享受专项计划考生须带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复印件,如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需提交生源地教育厅盖章的《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供查验,并交复印件留存学院;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需提交本人的《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供查验,并交复印件留存。
⑺报考信息表(如遗失,请提供准考证)。
以上有关材料除⑴必须是原件外,都需要提交复印件或打印件(包括有效身份证件),且统一用A4纸复印,并邮寄至学院联系人,所提交材料均不退还。
(二)材料提交时间
资料上传系统:2021年3月27日17:00前完成。
纸质材料邮寄:2021年4月8日17:00前(以邮戳时间为准),具体邮寄地址将在考生群公布。
五、复试要求
(一)复试方式
本次复试均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原则上远程网络复试平台使用学信网开发的《研招远程面试系统》(教育部推荐);同时使用腾讯会议应用软件作为辅助或应急备用远程复试平台,以保证复试过程的顺利、平稳。
(二)网络远程复试要求(考生须准备的软、硬件设施及环境要求)
考生远程复试所需配备的设备和复试场地要求:1台电脑(带摄像头)加1部手机(或2部手机),无线/有线网络,及能配置双机位监控的相对安静封闭的场地等。
(三)复试时间
1.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
全部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时间:3月29日(周一)上午9:00
2.各学科(专业学位点)复试
(1)政治学各专业时间:3月29日(周一)下午14:00
(2)公共管理硕士(MPA)时间:3月30日(周二)上午8:00
(3)行政管理专业时间:3月31日(周三)上午9:00
(4)应用心理学专业时间:3月31日(周三)上午9:00
(5)社会工作专业(MSW)时间:3月31日(周三)上午9:00
(6)社会保障专业时间:4月1日(周四)上午9:00
(7)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时间:4月1日(周四)上午9:00
六、复试成绩计算及录取原则
(一)复试成绩计算
1.复试成绩总分为250分。其中,专业课笔试(口述答题形式)满分为100分;专业综合面试满分为100分;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满分为50分。专业课笔试、专业素质综合面试及格分均为60分,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及格分为30分。任一科目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2.同等学力考生除完成外国语听说能力测试、综合素质和专业基础面试外,还须参加同等学力加试,加试方式由面试小组现场提问作答的形式完成,时间不少于20分钟。同等学力的两门加试业务课成绩,只设合格线(60分),不及格者不予录取,不计入复试总成绩。
3.复试总成绩和加试成绩合格者,将复试总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计算后相加,得出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
一志愿考生:(初试分数/初试总分值)*60+(复试总分/250)*40。
(二)录取原则
将复试总成绩与初试成绩相加为考生总成绩。录取时分专业按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排序(优先顺序为一志愿上线生、调剂生),依次录取。接受了调剂生源差额复试的专业,将调剂生源按总成绩单独排序,按该专业的剩余指标依次录取。
复试结果及总成绩排序由学院及时张榜公布。学院根据招生计划、复试录取细则以及考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和身体健康状况等确定拟录取名单。
学院对所有拟录取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工作学习态度、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等方面。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七、信息公开
1.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复试工作过程的监督,对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拥有解释权,并及时答复考生提出质疑。
2.实行全程监督制度。学院纪检人员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提供考生咨询、申诉、监督渠道的畅通。监督电话:0791-83949442。
3.健全研究生招生录取信息公开机制,确保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规范透明,保证招生录取工作公信力。对于应公开的复试资格线、复试人员名单、复试结果等信息严格按照规定准确、规范、充分、及时予以公开,并做好对所公开信息的审核把关和解释说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