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研招办主任朱红军】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均为3年,部分招生专业有变化
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时间:2023-11-08 19:36:24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现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展研究生招生工作,共计31个培养方向,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全部是3年。2024年部分招生专业有变化,初试专业科目有部分调整。
一、2024年计划招收多少名硕士研究生?
朱红军:我院2023年录取硕士研究生490名,其中全日制学硕129名,全日制专硕351名,非全专硕10名。2024年申报研究生招生计划800名,其中全日制学硕200名,全日制专硕580名,非全日制专硕20名,最终招生人数以2月份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二、2024年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
朱红军:2024年我院现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展研究生招生工作,共计31个培养方向。计算机学院085400电子信息专硕调整成按领域085404计算机技术、085410人工智能、085412网络与信息安全招生;航空气象学院085701环境工程专硕研究方向调整成01航空气象资源与环境、02航空气象工程与技术,其他学院招生专业没有变化。统考报考条件按照《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我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全部是3年。
三、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是否有调整?
朱红军:初试专业科目有部分调整,其中航空电子电气学院专硕科目调整成001电工电子学,航空气象学院初试科目调整成808天气学,其他学院初试科目无变化。
四、请介绍一下学校往年硕士研究生录取情况。
朱红军:2023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第一志愿报考838人,复试面试超过900人次,最终录取490人。其中,全日制学硕129人,全日制专硕351人,非全日制专硕10人。更多招生录取信息可以通过学院研究生处官网及微信公众号“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研究生”发布,可关注查询。
五、学校近几年的复试分数线情况是怎样的?
朱红军:各专业一志愿初试分数线单科及总分基本要求达到国家A类分数线,各专业根据招生情况、复试差额比例平均按照1:1.5。近年来,我校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基本稳定。
六、介绍一下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
朱红军:学院立足民航、坚持特色发展,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生培养专业体系。现有14个二级学院、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5个一级学科和交通运输、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动力、资源与环境、翻译、应用心理、体育8个专业学位类别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2023年3月“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已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名单。我院历届研究生一次就业率可达94%以上,绝大部分毕业生在民航相关领域就业。
七、针对研究生,学校有哪些奖助措施?
朱红军: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我院着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培养的激励机制,健全奖、助、贷、补、酬相结合的奖助体系。我校现开设有研究生国家奖助学金、学业奖学金(100%覆盖全日制非定向类型研究生),并为贫困生开设助学贷款,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等方式,加大对经济困难研究生资助力度。目前,学校的奖助体系完善,考生可登陆我校研究生处官网查看奖学金资助政策。
八、请谈谈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和就业情况。
朱红军: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是以民航业人才培养为特色,理、工、文、管、法、艺等多学科、多层次发展的一所综合实力较强的航空技术大学,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中国民航管理干部的“黄埔”、民航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学院研究生培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强化社会服务能力。学院有民航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科研基地等1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校企联合实验室2个、民航“四型科研院所”、民航“五大基地”、校级重点实验室13个、研究中心12个、研究所24个,学院参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6个,拥有“航空器防火救援院士工作站”、“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德阳)协同创新与科技成果孵化中心”。学院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致力于服务民航强国战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正向着世界一流飞行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历届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4%以上,绝大部分学生在民航相关行业就业。
九、考生应该如何合理地选择招生单位和专业,以及有针对性地备考?
朱红军:近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逐渐增加突破400万,考研竞争在不断加强。近年,我院一志愿报考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考生应全面评价自身情况,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需要,合理选择学校和专业,并根据招生单位公告的招生专业目录、自命题科目大纲,有针对性选择报考专业,认真备考,一战成“硕”。